返回首页烟台时刻海螺号

见证改革开放40年:烟台1路公交驶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2019年04月28日 15:25 来源:

  胶东在线4月15日讯(记者贾楚航通讯员李洪伟)改革开放前,在仅有寥寥数条马路的老烟台,旧时的“老1路”穿梭其中,在慢生活中默默奉献。随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不断更新换代的“新1路”为烟台的发展注入了动力,城市、交通、市民生活水平都有了跨越式进步。作为我市第一条公交线路——1路公交车,栉风沐雨57年,正是这一过程最好的见证者。

60年代最早使用的老福特改装车
70年代使用的天津产客车

  六七十年代:最早公交车老福特改装

  1962年,烟台市公共汽车公司(现烟台市公交集团)成立,开通了第一条公交线路——1路。1路车开线运行,使用的是老福特改装车,成为南大街上最早的公交车。东起虹口路,西至原钢厂,全长10.7公里的路程里设置了16处站点,而且还是54分钟的超长“待车时间”(发车间隔)。那时候,烟台还只是个小城,面积与当前的芝罘区差不多,唯一的交通主干道就是那条没有绿化带的南大街。南大街灰白色的水泥道贯穿烟台市东西,与老一路公交车一齐打着“组合拳”,造就了老烟台最早的繁华地带。老福特改装的1路车的车载人数大约只有二十几人,由于当时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公交车实载率不高。

  “第一次看见公交车,很好奇坐车是什么感觉。从老海防营坐着1路去大庙买鸡蛋,心里的欢喜让沿途的房屋都明亮了起来。车里只有二十几个座位,但是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坐车人数不多,感觉很宽敞。”李姥姥描述着过去历历在目的幸福,好似我们此刻正坐在老1路里,望窗外自行车逶迤而过,听喇叭滴滴警鸣,观人群好奇神色。白衬衣紧扎在裤腰里,是独属那个年代的时尚。

  很快,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市民习惯了便捷的公交车,车辆也相应增加,班次间隔逐步缩短为36、20、10分钟。

  南大街这条承载着淳朴民风的“大动脉”也不断向东、西延伸着,像一位慈祥智者缓缓伸出包容的手臂,跨过旧时代的夹河泥泞,把市井生活的温暖与宽厚缓缓浸润到稳中发展之风里,一同送至更远处......

80年代使用的广州产铰接车

  八十年代:“大通道”留下难忘回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1路”,外形感觉圆圆的,蓝白相间,中间有个大旋转铰链,也就是老烟台人口中的“铰接式老1路”。

  铰接车是从广州赶回来的,当时公交公司派了几十个人去赶车。翻山越岭,碾过土路,悠哉悠哉来到了烟台。刚运行时,老烟台人们无一不因这种车的出现而感到新鲜。两节车厢,长长的车身,简直就是像个隧道一样嘛!于是,铰接车有了个新的称号——“大通道”。

  坐在“大通道”后面的车厢里,路经转弯时,抬头望向几个坐在车头位置的人,看他们的身形逐渐因车体转折而被遮盖,又随着后车厢的跟进而慢慢显现。车体中间手风琴似的连接让整个车厢变成了一个不时错位晃动的小世界,男孩和女孩并排坐着,公车的摇晃让他们因为不经意地接触羞红了脸。伴随着铰接处吱吱嘎嘎的声响,阳光下的这幅画面好似虚化了,那么不真实,却又那么真实的定格在曾经美好的青葱岁月里。

  老烟台人们喜欢1路车,过去一切所熟悉的东西,仿佛都停留在青衣布鞋、噪点斑驳的旧照片里,就连窗框铁皮和冬季厚棉袄的纤维味道,都一同揉卷进那灵活跃动着的铰接处的皮革里。

  由于当时出行工具匮乏、条件欠缺,公交车成了老烟台人们唯一、首选的出行工具,因此那时候的“高峰期”和“平峰期”可以说是相差无几。

  “几乎每次上车,拥挤程度不亚于沙丁鱼罐头。无论是刹车还是启动,根本无需扶手,摩肩接踵的相互作用力可以使你岿然不动!”沈女士笑呵呵地回忆道。

  随着城市进一步发展,南大街上加高和翻新的高楼鳞次栉比,以烟台百货大楼、供销大厦、海防营市场为中心聚集起的商业区和以文化宫、少年宫、东风电影院为中心聚集起来的文化区,一直在老烟台人们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吸引外来人口不断流入,这让1路车的“老伙伴”南大街得到了“南大街商圈”和“烟台长安街”的美誉。1978年10月,为了提升交通运输能力,1路车线路营运车辆全部更换为铰接式客车,班次间隔也缩短为8分钟。等到1984年1月,1路车线路增开夜班车,这更加贴合烟台市民的出行需求,也让公交车出行的通勤方式深入人心。

  七年后,老旧的1路“大通道”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退出历史舞台。

2007年2月烟台首批奥运环保车上线
2013年更新的lng公交车

  90年代至今:环保生态驶入快车道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中巴车在1989年逐渐多了起来,6年后中巴车退市,烟台公交公司引进了双层1路观光巴士,市民们纷纷乘车,在二层最前排体验“俯察品类之盛”般的视角。

  市民对1路车的喜爱和对南大街不减的热度,让现在的1路车和南大街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路车的线路于2003年9月向西延伸至宫家岛;而在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后,1路于2007年2月更新了30台大巴,线路一直向东延伸到烟台人才市场公交场站;为了促进节能减排、绿色出行,在多方的努力和争取下,2014年10月开通了公交专用道,这让1路车在高峰期通行南大街时仅需13分钟!打造了真正快捷的公交快车品牌。

  沈女士说:“以前走南大街确实堵,现在有了公交车专用道,方便多了,开车绝对没有坐公交快,坐1路车快速通过拥堵的南大街时,甚至有种优越感。”

  车辆的更新换代与城市的进步互为见证者,不仅追求车辆美观,更要与文明齐步走。当今,烟台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不再为温饱发愁,于是“环境保护”迫切提上日程。

  烟台公交集团对此快速响应,2007年上线了30辆环保型1路“奥运车”,取代原车型,尾气排放达到国际欧III标准,这使港城烟台成为继北京、深圳之后全国第三个、山东省首家使用车辆尾气排放达到欧III标准公交车的城市。携手环保,与文明同行,港城烟台的魅力也从此焕发新生。

  随着政策扶持力度逐渐加大,2017年12月,34辆12米的“中国红”纯电动公交车正式投入1路运营。这款车型具有低地板、大容量、宽通道的结构特点,又加设了360°主动安全预警系统和大功率空调系统,牢牢抓住“服务”和“安全”两个抓手,让“服务”更可靠,让“安全”更舒适。

  烟台市民对这条历史悠久的品牌线路,寄予了热切的期望,公交集团更是在驾驶员的遴选上坚持“优中取优”的原则,在驾驶员的培训上保持“严谨规范”的态度。在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之下,公交集团逐渐吸引和招揽了一批服务好、技术好、经验丰富的师傅充实到驾驶员岗位里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为本,乘客至上”的企业文化。这一切都让1路“品牌线路”的荣誉称号当之无愧。

2017年12月9日更新为新能源空调公交

  展望未来:做烟台人心中永远的NO.1

  世界如鲲鹏万里,时间若垂天之云。人类会停滞,时间不会;又由于时间不会停滞,人类也不可能绝对静止。唯一需要思考的,是脚步迈出去的方向。烟台市从小城区,发展到如今的六区融合的现代化城市,信息网全面覆盖,交通网四面辐射,惠民政策力度加大,车辆动力从汽油、柴油、天然气再到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民生活品质提升等等,所有现在的一切似乎都依赖于曾经最初的那条东西走向的南大街,以及与之配合多年、不断自我革新的1路车。

  伴随着南大街的延伸和公交集团的发展,无论岁月流年、万象更新,1路公交车自始至终坚持“只延长线路,不调整线路”,仿佛所有初始设定都是正确的开始,仿佛就应该是它见证改革开放的变化:它极为开放、极为自信地容纳一切新鲜的、炽烈的、进步的、凛冽的、发展之中所迸发的智慧和所面临的缺憾,又有些固执似的默默陪伴和见证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服务”为快捷之始,“快捷”为服务之成。1路车从60年代缓缓驶近,周身已然镌刻着古朴淳厚和无法褪去的老烟台市民的回忆。当下,它又缀着新时代公交集团为它披上的“环保”、“安全”、“文明“的理念,以”准时“、”快捷“、”舒适“作为服务的标准和底线,满怀着做烟台市民心中“快捷服务的NO.1公交快车”愿景,稳步驶向未来。

  附:品牌线路1路车所获荣誉

  2002年市级青年文明号

  2009年市级工人先锋号

  2010年省级工人先锋号

  2011年国家级全国交通建设系统工人先锋号

  2012年市级2011年文明线路

  2014年市级2013年文明线路

  2016年市级2015年文明线路

  2016年省级2015年厚德鲁商活动诚信公交线路

  2017年市级2016年文明线路

  2018年省级2017年厚德鲁商活动诚信公交线路

Top